关于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判断是每年必考点,特别是案例分析真题历年会有工业建筑耐火等级的相关 […]
七氟丙烷 气体灭火设备 消防规范关于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判断是每年必考点,特别是案例分析真题历年会有工业建筑耐火等级的相关考点。下面一起来回顾有关厂房和仓库耐火等级的相关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3.2.2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²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注意是独立的甲、乙类单层厂房。
3.2.3单、多层丙类厂房和多层丁、戊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和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厂房,其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当为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²的单层丙类厂房或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²的单层丁类厂房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3.2.4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的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2.5锅炉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为燃煤锅炉房且锅炉的总蒸发量不大于4t/h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锅炉房属于使用明火的丁类厂房。燃油、燃气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大于燃煤锅炉房,火灾事故也比燃煤的多,且损失严重的火灾中绝大多数是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故本条规定锅炉房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能采用三级的前提是燃煤锅炉,其它介质的锅炉不在此列。
3.2.6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他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等标准的规定。
3.2.7高架仓库、高层仓库、甲类仓库、多层乙类仓库和储存可燃液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单层乙类仓库,单层丙类仓库,储存可燃固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和多层丁、戊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3.2.9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
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一旦着火,其燃烧时间较长和(或)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巨大,有必要适当提高防火墙的耐火极限。
3.2.10一、二级耐火等级单层厂房(仓库)的柱,其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2.50h和2.00h。
3.2.11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的一级耐火等级单、多层厂房(仓库)的屋顶承重构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3.2.12除甲、乙类仓库和高层仓库外,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非承重外墙,当采用不燃性墙体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当采用难燃性墙体时,不应低于0.50h。
4层及4层以下的一、二级耐火等级丁、戊类地上厂房(仓库)的非承重外墙,当采用不燃性墙体时,其耐火极限不限。
3.2.13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内的房间隔墙,当采用难燃性墙体时,其耐火极限应提高0.25h。
3.2.14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内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楼板,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h。
3.2.15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1.00h。
七氟丙烷灭火装置定期检查和保养定期维护保养应由专业消防公司来进行,每年至少检修一次,检查的 […]
气体灭火设备七氟丙烷灭火装置定期检查和保养定期维护保养应由专业消防公司来进行,每年至少检修一次,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灭火系统喷放检查对系统安装后长期未作检查的系统应进行喷放试验,其要求与结果应符合系统调试的有关规定。
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常规检查由用户经过专门培训的专职或兼职人员进行常规检查。常规检查每周进行一次。
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1、储存容器间内清洁状况,不允许有其它杂物,影响系统的操作。避免阳光直射,冬季和夏季应检查室内温度是否在0℃~50℃之间。
2、检查气动启动瓶组上的压力表,其读数应为4.0MPa~5.0MPa。(用活扳手卡死压力表后方的六边形螺母,逆时针旋转,压力显示在绿区说明设备正常,然后将螺母顺时针关死。)
3、检查灭火剂储瓶组上的压力表。
4、检查各种阀门是否完好无损,选择阀上的手动手柄是否处于“关”的位置,各种安全销完好无脱落。
5、检查管道有无松脱,碰撞和严重腐蚀。
6、检查防护区内通道是否畅通,有无变化(有新开的开口、结构有无变化、重新放置与设计时不同的物品等),火灾探测器、喷头的清洁状况。
7、检查灭火报警控制器各种指示是否正常,备用电源能否可靠地使用。
随手扔烟头引发小区火灾 鄂州消防紧急疏散居民60余人 湖北鄂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 […]
消防规范随手扔烟头引发小区火灾 鄂州消防紧急疏散居民60余人 |
湖北鄂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位于鄂州市南浦路电脑城附近小区发生火灾,接警后,鄂州消防迅速调派消防执勤点3车18人前往处置,同步调集调凤凰消防站3车18人增援,支队、大队全勤指挥部随警出动。
当日1时45分,消防员到场后发现,起火位置处于小区楼梯旁的杂物间,现场烟雾很大,且火势处于猛烈燃烧阶段,浓烟已经扩散至临街门面。经过约20分钟的处置,现场火势被扑灭,60余居民被顺利转移到安全地带。
火灾发生后,鄂城区消防大队火灾调查人员立即组织封闭火灾现场、询问目击证人和火灾当事人,同时对火灾现场进行勘验。
通过调取附近的监控录像,调查人员找到起火点冒烟前约5分钟左右,有一名男子在上楼时将没有熄灭的烟头丢在旁边杂物间的屋顶,且与监控录像显示的起火时间、起火点相互吻合。由此认定是该男子丢弃烟头引发火灾。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在消防设备的维护中,有一个七氟丙烷气体火控面板,可以适应海洋环境中新的七氟丙烷气体火控面板 […]
未分类在消防设备的维护中,有一个七氟丙烷气体火控面板,可以适应海洋环境中新的七氟丙烷气体火控面板,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本文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包括壳体和内门的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七氟丙烷气体火灾控制面板。七氟丙烷气缸壳体设置有电池,连杆电源和接线盒,其中电池布置在七氟丙烷气缸壳中。在机体底部的中间,联动电源设置在电池上方,端子布置在七氟丙烷气缸壳体的中间上方,七氟丙烷气缸的另一端的壳体通过内门连接到内门。铰链,输出线设置在内门的后部。板,停止按钮,启动按钮和显示电路板,其中输出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到内门的内侧的下部,并且停止按钮和启动按钮被顺序地布置在输出电路板上方。在七氟丙烷系统中,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到内门后部的中间,主电路板设置在电路板上。主控制电路板的右上角有一个喇叭,喇叭通过螺钉固定在主控制电路上。在板上。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探测器发射灭火自动启动控制面板,并且可以手动启动七氟丙烷灭火控制面板以灭火。同时,该产品通过船舶改进,这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并且防腐蚀。防潮防霉性能大大提高。
本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燃气火控面板包括壳体1和内门2,其中壳体1设有电池3,联动电源4和端子5,其中电池3在壳体1的底部的中间设置有连杆电源4,在电池3的上方配置有连接电源4,端子5配置在壳体1的中央部的上方,壳体1与内门2连接。通过铰链6和内门是2的背面设置有输出电路板7,停止按钮8,启动按钮9和显示电路板10,其中输出电路板7被固定通过内门2的后侧中间下方的螺钉,依次设置止动按钮8和启动按钮9。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在输出电路板7的上方,通过螺钉将电路板10固定在内门2的后侧的中间上方,并且主电路板11设置在电路板10上,并且提供主控制电路板11的右上角。有喇叭12,喇叭12通过螺钉固定在主电路板11上。如图2所示,当七氟丙烷灭火控制板接收到保护区内七氟丙烷灭火探测器的火警时,控制面板激活声光报警,输出各种七氟丙烷气缸联动接口,并开始延迟同一时间。控制面板启动电磁阀并执行灭火。控制面板接收氮气管压力开关动作信号,点亮氮气放电指示灯,接收七氟丙烷管线压力开关动作信号,点亮七氟丙烷放电指示灯,接收保护区压力开关动作信号,点亮保护区灭火指示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涉及一种七氟丙烷燃气火控面板,包括壳体和内门,壳体上设有电池,联动电源和连接端子,壳体通过铰链与内门连接,内门的后侧设有输出。电路板,停止按钮,启动按钮和显示电路板,其中输出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到内门内侧的下部,停止按钮和启动按钮依次设置在输出电路板上方,七氟丙烷系统通过螺钉显示电路板固定在内门背面的中间,主电路板设置在电路板上。主控制电路板右上角有喇叭,喇叭通过螺钉固定在主控电路板上。七氟丙烷系统的有益效果是七氟丙烷灭火控制板可以通过检测器自动启动以检测火灾,七氟丙烷灭火盘可以通过手动启动来点火,产品通过以下方式改进:船,这提高了产品的性能。日食,防潮和防霉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网友点评:“之前都是CMA,这部分还是对于体系管理很有用的。但是取消资质后,变得鸡肋了。没 […]
七氟丙烷 未分类 气体灭火设备 消防规范网友点评:“之前都是CMA,这部分还是对于体系管理很有用的。但是取消资质后,变得鸡肋了。没有强制的要求。尽管CNAS其实比CMA更有用,但我感觉推广的可能性不高。除非资质认证上加上这一条要求。‘’
CNAS在建筑消防工程检测领域的应用
一、消防技术服务机构面临的挑战大家还记得2020年4月20日住建部发布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吗?规定自6月1日起施行。此文件的发布引起广泛关注,这是2019年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职责,从消防救援机构移交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后,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的明确号令,具有重要意义。
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新规住建部51号令《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较之前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新规对消防技术服务单位反复提及。根据新规中所阐释的内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可能参与到图纸技术审查、消防设施检测、建筑材料防火检测或者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现场评定等多个环节,这对于技术服务单位以及相关从业者而言无疑是一个新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对于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的要求和责任也会加强。
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再次修改,其中第34条、69条涉及到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虽然取消了资质许可,但是也加强了事中事后的监管力度,不规范(不按标准)的服务、不符合从业条件、出具失实或虚假文件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势必会不断加大,对技术服务机构规范从业、优质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未来监管的方向肯定是“谁的馒头谁吃,谁的责任谁担”。再加上放开了资质审批,大量服务机构涌入市场,不仅竞争激烈,而且一批技术服务机构将面临淘汰,重新洗牌的可能性也在增大,这个时候就需要看谁的“拳头硬”了,只有实力强、人员足、服务好的技术服务机构才能占据更多的市场,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软实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取消了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批,即取消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消防安全评估机构资质许可制度。也就是说只要具备从业条件就可以从事消防技术服务了。而且从业条件设置条件较为宽松,包括人员、场地、设备的要求门槛均有降低,这就导致大量服务机构涌入市场,质量良莠不齐。
那么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如何去保持自己的优越性,从而脱颖而出呢?你说你的服务更好,人员更优秀,技术更强大,作为客户怎么去信任你的说辞呢?毕竟现在市面上的服务机构都符合从业条件,客户想挑个更好的,都找不到所谓更好的“依据”。
其实作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如果只从从业条件方面去说,确实比不出谁的拳头更硬,但是,如果我们在“硬拳头”之后还能拿出“软实力”呢?这里我要介绍的软实力指的就是“CNAS实验室认可”。
三、CNAS在消防检测领域的应用根据CNAS-CL01-A01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建设工程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中对消防工程领域检测能力认可的要求可以看出,CNAS对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设备、计量溯源性等要求较之上述的从业条件更为严格和标准;出具的检测报告,除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规定的相关内容外,还应对检测对象、检测过程等进行具体描述,如果涉及抽样或见证等情况,需要注明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的信息。
获取CNAS实验室认可的实验室具备国际互认资质,“CNAS”标识表明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设备能力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通过CANS认可的实验室在其认可范围内出具的带CNAS标识的报告,不仅在国内被承认具备权威性,也可在全球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结果互认。
基本从业条件+CNAS认证,这样的组合自然是“升级版”。如果一个机构同时具备这两种资质,自然是“吊打”入门级。这不仅说明该服务机构符合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条件的要求,更是在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设备、计量溯源性等方面高出一截,同时还有CNAS背书,出具的报告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
消防行业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行业的发展水平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各级政府对消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消防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公众安全意识的提高,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能力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基本从业条件现在看起来还行,但随着消防行业的发展,这种“入门级”条件只会成为下限,只有不断增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能力,取得更有说服力的证书作为依据,才能更快的脱颖而出,占据更多的市场,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是的 鼎亚七氟丙烷不错
鼎亚牌七氟丙烷还不错,国内前三
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于1989 … Read more
未分类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于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当时首次规定受控的消耗臭氧层物质有两类;其中,第二类即哈龙类物质,包括哈龙12ll、130l和2402等三种物质。
此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哈龙替代品——清洁灭火剂的研发工作。
本文着重介绍我国清洁灭火剂发展变化情况。
1 我国关于清洁灭火剂的政策规定
1991年6月,中国政府宣布正式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
随着我国环保总局《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和公安部《中国消防行业哈龙整体淘汰计划》、《哈龙替代品推广应用的规定》(公消[1996]196号文)等文件的制订与实施,大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我国开始大规模应用清洁灭火剂,主要是七氟丙烷和IG-541等。
2001-08-01,公安部消防局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消防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哈龙替代品及其替代技术管理的通知》(公消[2001]217号文)。该文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清洁灭火剂使用规定的政策性文件。
该文件规定:含氢氯氟烃(HCFC)、氢溴氟烃(HBFC)、全氟烃(PFC)和五氟乙烷的灭火剂在我国属于禁用灭火剂。
该文件的附件1《几种清洁灭火剂在我国的政策允许情况》见表1。
表1 几种清洁灭火剂在我国的政策允许情况
根据表1 ,我国可用的清洁灭火剂有7种,禁用的有5种。
根据公消[2001]217号文的精神,二氟一溴甲烷、各种HCFC混合物和全氟己烷(十四氟己烷)等虽未出现在表1中,但在我国也是禁用的。
2 我国设计规范、规程关于清洁灭火剂的应用规定
我国于2006-05-0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中采用的清洁灭火剂是七氟丙烷和IG-541。在该规范1.0.1条的条文说明中指出:待时机成熟,可分阶段地编入三氟甲烷、六氟丙烷等气体灭火系统。
近些年来,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制定了一些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尚未采用的清洁灭火剂灭火系统技术规程。如:对三氟甲烷,有江苏省地方标准《三氟甲烷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DGJ32/J 10-200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三氟甲烷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45/T 88-2003)等。对六氟丙烷,有江苏省地方标准《六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DGJ32/TJ 56-2006)等。对氮气,有广东省地方标准《洁净气体IG100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15-47-2005)等。
此外,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防火防爆专业委员会归口管理、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气体消防设施选型配置设计规程》(CECS 292:2011)已于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该规程采用7种清洁灭火剂——三氟甲烷、六氟丙烷、七氟丙烷、氮气、氩气、氮氩混合气、氮氩二氧化碳混合气,并涉及7种清洁灭火剂的气体灭火系统和注氮控氧防火系统及火探管气体灭火系统(装置)。
3 关于五氟乙烷的禁用问题
五氟乙烷在我国虽然是禁用的,但它与三氟甲烷、七氟丙烷在化学构成上十分相似,均是氢氟烷,都是除氟、碳原子外,只有一个氢原子,不含氯、溴原子。因此,它们的臭氧消耗潜能值(ODP)都是零。
关于温室效应潜能值(GWP),以二氧化碳的GWP=1为基准,三氟甲烷的GWP=14310,五氟乙烷的GWP=3450,七氟丙烷的GWP=3140。以CFC 11的GWP=1为基准,三氟甲烷的GWP=1.32,五氟乙烷的GWP=0.84,七氟丙烷的GWP=0.40。可见,五氟乙烷的GWP介于三氟甲烷和七氟丙烷之间。如果按对哈龙替代物GWP的理想要求指标——GWP≤0.1(以CFC 11的GWP=1计),三氟甲烷、五氟乙烷和七氟丙烷都不符合要求。
关于大气中存活寿命(ALT),三氟甲烷的ALT=270年,五氟乙烷的ALT=41年,七氟丙烷的ALT=34.2年。五氟乙烷的ALT也介于三氟甲烷和七氟丙烷之间。
关于毒理学指标,三氟甲烷的无毒性反应(NOAEL)浓度=30%,有毒性反应(LOAEL)浓度>30%;五氟乙烷的NOAEL=7.5%,LOAEL=10.0%;七氟丙烷的NOAEL=9.0%,LOAEL=10.5%;五氟乙烷的NOAEL和LOAEL比三氟甲烷和七氟丙烷差;但只是略小于七氟丙烷的相应数据。
既然五氟乙烷的环境指标(ODP、GWP和ALT)总体上介于三氟甲烷和七氟丙烷之间,其毒理学指标只是略差于七氟丙烷;而三氟甲烷和七氟丙烷在我国又是可用的,所以,禁用五氟乙烷令人感到比较费解。
由于五氟乙烷的解禁涉及到国家技术政策的重大修改,因此,笔者认为应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此外,目前对五氟乙烷的生产原料、生产过程及相关环节是否存在环保等问题,仍不清楚。
但五氟乙烷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标准中,都允许使用。
由于公消[2001]217号文是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国内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制定的,而当时美国的NFPA2001(2000年版)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14520(2000年版)在五氟乙烷的使用问题上就与我们不一致。现在,离公消[2001]217号文的发布时间已过去16年,所以,建议国家公安消防主管部门可否根据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重新对五氟乙烷予以审视。
由于一些清洁灭火剂,如HFC混合B,均为含有五氟乙烷的灭火剂,是否为禁用品尚不明确;所以,五氟乙烷不仅是个案问题,而且涉及含有五氟乙烷成分的其它灭火剂的问题。
另外,希望国家公安消防主管部门能对公消[2001]217号文中未涉及到的清洁灭火剂种类做出原则规定,如氟碘烷、氟化酮等。
4 中国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俄罗斯的清洁灭火剂采用情况对比
中国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俄罗斯现行标准中清洁灭火剂采用情况对比,见表3.
表3 中国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俄罗斯现行标准中清洁灭火剂采用情况对比
5 常见气体灭火剂国内外使用规定一览表
表4 常见气体灭火剂国内外使用规定一览表
注:1. HCFC混合A由二氟一氯甲烷(HCFC-22)(82%)、四氟一氯乙烷(HCFC-124)(9.5%)、三氟二氯乙烷(HCFC-123)(4.75%)和异丙烯基-1-甲基环己烯(C10H16)(3.75%)组成。
2. HCFC混合B(商标名:Halotron I)由三氟二氯乙烷(HCFC-123)、氩气(Ar)和四氟化碳(四氟甲烷)(CF4)组成。
3. HCFC混合C(商标名:NAF P-III)由三氟二氯乙烷(HCFC-123)(55%)、四氟一氯乙烷(HCFC-124)(31%)、四氟乙烷(HFC-134a)(10%)和异丙烯基-1-甲基环己烯(C10H16)(4%)组成。异丙烯基-1-甲基环己烯的国际代号:CAS 5989-27-5。
4. HCFC混合D(商标名:Blitz III)由三氟二氯乙烷(HCFC-123)和添加剂(名称保密)组成。
5. HCFC混合E(商标名:NAF P-IV)由三氟二氯乙烷(HCFC-123)(90%)、五氟乙烷(HFC-125)(8%)和异丙烯基-1-甲基环己烯(C10H16)(2%)组成。
6. SHT-2000(商标名:NAF S 125)由五氟乙烷(HFC-125)和异丙烯基-1-甲基环己烯(C10H16)组成。按重量比,五氟乙烷占99.85%,异丙烯基-1-甲基环己烯占0.15%。
7. HFC混合B由四氟乙烷(HCFC-134a)(86%)、五氟乙烷(HFC-125)(9%)和二氧化碳(CO2)(5%)组成。
8. 全氟乙基异丙基酮(FK-5-1-12)、HCFC混合B和六氟丙烷也可用于灭火器。
9. 英国和乌克兰等国完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4520。
6 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对清洁灭火剂特性的影响
清洁灭火剂化学分子式中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对其物理化学、环保、灭火特性的影响如下所述:
6.1 沸点和临界温度:随氯原子和碳原子数的增加而上升,随氟原子数的增加而下降。
6.2 可燃性:随氢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大多数的全氟氯溴碘代烷(即全卤代烷)通常都是不可燃的。按碘、溴、氯、氟原子的顺序,卤代烷的灭火能力呈明显降低的趋势。三氟一碘甲烷含有碘、氟原子,哈龙1301和哈龙2402含有溴、氟原子,哈龙1211含有溴、氯、氟原子,均优于氢氟烷(只含有卤族元素里的氟原子,如三氟甲烷、五氟乙烷、六氟丙烷、七氟丙烷等)的灭火效果。
6.3 稳定性:全氟氯溴碘代烷通常都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其中,全氟代烷的稳定性最高。但是,含氢原子的氯氟代烷的耐热稳定性较差,含氯原子较多的、氯氟代烷的化学稳定性较低。
6.4 毒性:含氯、溴、碘原子的数量越少,毒性越小。而全氟代烷基本无毒。
6.5 环保特性:含少量的氢原子和不含氯原子的氢氟烷的环保特性较好,即其破坏臭氧层的可能性较小,温室效应值也较低。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含一个氢原子的氢氟烷,其综合环保特性较佳。
6.6 综合上述因素,就卤代烷系列清洁灭火剂而言,含一个氢原子的氢氟烷(如三氟甲烷、五氟乙烷、七氟丙烷)的综合特性较为理想,比含有多个氢原子的氢氟烷及其它气体灭火剂的性能较佳。
七氟丙烷 七氟丙烷厂家 七氟丙烷灭火剂 七氟丙烷灭火装置 机房灭火 气体消防 气体灭火 管网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管网式七氟丙烷 规范
七氟丙烷灭火设备(多瓶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是的 鼎亚七氟丙烷不错
鼎亚牌七氟丙烷还不错,国内前三
GBT 26465-2021消防员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大家好,今天介绍的国家标 … Read more
未分类GBT 26465-2021消防员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大家好,今天介绍的国家标准编号GBT26465-2021《消防员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从2022年7月1号起正式实施,规范的电子版可以通过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免费在线浏览。
规范全文一共有38页,涵盖了第一章范围,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章术语和定义,第四章重大危险列表,第五章安全要求和防护措施,第六章安全要求和保护措施的验证,第七章使用信息。
其中,在第七章使用信息里面,包含了十个附录,附录的信息量特别大,对应的十个附录内容分别是针对:
1)水的管理、
2)消防员电梯的供电、
3)消防员电梯的布置、
4)消防员电梯井道内的防水、
5)消防员救援原理示例、
6)建筑接口、
7)消防员电梯的标志
8)维护要求、
9)高层建筑的消防原理、
10)防火分区的原理一共十个附录。
本文件代替GB/T26465-2011《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与GB/T26465-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新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1年版的第2章);
b)增加了消防员电梯井道加压系统噪声限值的要求(见5.1.8);
c)更改了消防员电梯最小轿厢尺寸的要求(见5.2.2、5.2.3,2011年版的5.2.3);
d)更改了消防员电梯服务大楼的每一层的要求(见5.2.4,2011年版的5.2.2);
e)更改了消防员电梯井道、轿顶和轿厢外壁的电气设备防水保护的要求(见5.3,2011年版的5.3);
f)更改了轿厢内人员救援的相关要求(见5.4.3、5.4.4,2011年版的5.4.3、5.4.4);
g)更改了阶段2通过消防开关再召回消防员电梯的控制逻辑(见5.8.8,2011年版的5.7.8);
h)更改了具有双入口轿厢的消防员电梯控制的相关要求(见5.8.9,2011年版的5.7.9);
i)增加了高层建筑的水的管理、建筑接口、维护要求,消防原理有关的资料性附录(见附录A、附录F、附录H和附录I)。
1.2 本文件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情况:
a)设计电梯井道和电梯环境时限制火、热、烟进入电梯井道、机器空间和前室;
b)建筑设计限制水进入井道;
c)消防员电梯不作为逃生路径;
d)对电梯井道和电梯环境采取了防火保护,至少达到建筑结构相同的防火等级;
e)供电安全可靠和稳定;
f)对供电电缆采取了防火保护,至少达到井道结构相同的防火等级;
g)按计划实施了适当的维护和检查。
1.3 本文件不适用于:
a)具有部分封闭井道的电梯用作消防员电梯;
b)安装在非耐火建筑结构中的电梯;
c)在用电梯的重大改装。
1.4 本文件未规定:
a)消防员电梯的数量、消防运行时服务的楼层数量;
b)前室的空间要求;
c)多层轿厢电梯最高层轿厢以外轿厢的消防服务。
规范中提及的几个重要的术语定义如下:
3.5 消防员电梯 fire lift;firefighters lift
设置在建筑的耐火封闭结构内,具有前室和备用电源,在正常情况下为普通乘客使用,当建筑发生火灾时其附加的保护、控制和信号等功能可专供消防员使用的电梯,能将消防员及其设备运送至指定楼层。
3.7 消防员电梯开关 firefighters lift switch
在井道外面,设置在消防员入口层的开关。火灾发生时,用于控制消防员电梯在消防员控制下运行。
3.8 消防员入口层 fire service access level
建筑物中,预定用于让消防员进入消防员电梯的入口层。
特别要提醒的是本规范中的10个附录信息量非常大,附录中有大量的图片来介绍消防电梯相关的原理示意等内容,其中在附录F 第3项中就明确提到了:“消防员电梯的位置需使消防员能够在消防水带的最大长度范围内(例如50m)到达楼层的任何区域。这个尺寸决定消防员电梯的位置和数量。在消防员入口层,消防员电梯通向建筑物外面的路径需进行防火保护。
国家相关规范规定轿厢的最小尺寸以符合所使用的消防原理(以便运送消防员和设备)。国家相关规范未规定最小尺寸时,轿厢宽度至少为1100mm,轿厢深度至少为1400mm,门的净开门宽度至少为800mm。如有需要,可能需要更大的消防员电梯以容纳病床或担架、轮椅等,或适用于较大的消防队伍和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轿厢尺寸可从GB/T7025.1中选择。
消防员电梯需服务于建筑设计定义的和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的所有楼层。需特别注意消防员电梯井道穿过没有层站入口的楼层的情况,进入前室的最大层门间的距离不能过大,即要与从轿厢中救援被困乘客和消防员的预定方法相适应。”
附录F第8项同时还提到了:“消防员电梯标识”即:消防救援部门可能不熟悉建筑物内消防员电梯的设置,消防员在现场面临的挑战是确定电梯的位置,特别是驱动主机的位置以及消防员电梯发生故障或电源失效时移动消防员电梯的方法。需考虑设置指示和标识,通常设在消防层入口,使消防员到达现场后便能够快速获得这些信息。”
希望今天的内容可以给广大消防指战员,建筑设计师、建设单位、消防设施施工单位、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单位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资料。
附: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火灾。对于建筑火灾而言,最初发生在室内的某个房 … Read more
未分类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火灾。对于建筑火灾而言,最初发生在室内的某个房间或某个部位,然后由此蔓延到相邻的房间或区域,以及整个楼层,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图1-1为建筑室内火灾温度一时间曲线。
(1)初期增长阶段
室内火灾发生后,最初只局限于着火点处的可燃物燃烧。局部燃烧形成后,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最初着火的可燃物燃尽而终止;二是因通风不足,火灾可能自行熄灭,或受到较弱供氧条件的支持,以缓慢的速度维持燃烧;三是有足够的可燃物,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火灾迅速发展至整个房间。
这一阶段着火点局部温度较高,燃烧的面积不大,室内各点的温度不平衡。由于可燃物性能分布和通风、散热等条件的影响,燃烧的发展大多比较缓慢,有可能形成火灾,也有可能中途自行熄灭,燃烧发展不稳定。火灾初期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定。
(2)充分发展阶段
在建筑室内火灾持续燃烧-定时间后 ,燃烧的范围不断扩大,温度升高,室内的可燃物在高温下,不断分解释放出可燃气体,当房间内温度达到400~600C时,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人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轰燃的出现是燃烧释放的热量在室内逐渐累积与对外散热共同作用、燃烧速率急剧增大的结果。通常,轰燃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人充分发展阶段。
轰燃发生后,室内可燃物出现全面燃烧,可燃物热释放速率很大,室温急剧上升,并出现持续高温,温度可达800~1000℃之后,火焰和高温烟气在火风压的作用下,会从房间的门窗、孔洞等处大量涌出,沿走廊、吊顶迅速向水平方向蔓延扩散。同时,由于烟囱效应的作用,火势会通过竖向管井、共享空间等向上蔓延。
(3)衰减阶段
在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后期,随着室内可燃物数量的减少,火灾燃烧速度减慢,燃烧强度减弱,温度逐渐下降,当降到其最大值的80%时,火灾则进人熄灭阶段。随后房间内温度下降显著,直到室内外温度达到平衡为止,火完全熄灭。
1.4.1消防设计评审的原则 消防设计评审的原则为: (1)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消防设计必 … Read more
未分类1.4.1消防设计评审的原则
消防设计评审的原则为:
(1)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消防设计必须符合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
(2)科学性。合理的布局和结构、完善的功能、先进的技术。
(3)经济性。消防设计尽量经济实用,多方案经济比较。
1.4.2相关法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1) 建筑总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
(2)建筑总面积大于1.5万平方米的民用机场航站楼、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
(3) 建筑总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的宾馆、饭店、商场、市场。
(4)建筑总面积大于2500㎡的影剧院,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营业性室内健身、休闲场馆,医院的门诊楼,大学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寺庙、教堂。
(5)建筑总面积大于1000㎡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室内儿童活动场所,养老院、福利院,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中小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校的集体宿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集体宿舍。
(6)建筑总面积大于500㎡的歌舞厅、录像厅、放映厅、卡拉OK厅、夜总会、游艺厅、桑拿浴室、网吧、酒吧,具有娱乐功能的餐馆、茶馆、咖啡厅。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对具有下列情形之.的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1)设有该规定第十三条所列的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
(2)国家机关办公楼、电力调度楼、电信楼、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档案楼。
(3) 该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以外的单体建筑面积大于4万平方米或者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其他公共建筑。
(1)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大型发电、变配电工程。
(5)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
1.4.3 申请条件
(1)新建、扩建工程已经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设计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
(3)消防设计文件的编制符合公安部规定的消防设计文件申报要求。
(4)建筑的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耐火等级、建筑构造、安全疏散、消防给水、消防电源及配电、消防设施等的设计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
(5)选用的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有关管理规定。
1.4.4 申报材料
(1)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申报表。
(2)建设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等合法身份证明文件。
(3)新建、扩建工程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文件。
(4)设计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5)消防设计文件。
(6)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提供特殊消防设计的技术方案及说明,或者设计采用的国际标准、境外消防技术标准的中文文本,以及其他有关消防设计的应用实例、产品说明等技术资料:,
1)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没有规定的;
2)消防设计文件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消防安全,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
3)拟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境外消防技术标准的。
1.4.5办理程序
(1)建设单位填写《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申报表》,并提供有关材料,报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消防支队窗口。
(2)由窗口受理岗位工作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做出处理。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申请,出具书面凭证。
(3)公安消防机构进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需要专家评审的报省公安消防总队组织评审)。
(4)窗口向申请人送达《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
1.4.6办结时限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消防设计审核申请之日起20日内出具书面审核意见。但是依照该规定需要组织专家评审的,专家评审时间不计算在审核时间内。对需要组织专家评审的建设工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受理消防设计审核申请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材料报送市公安消防局组织专家评审。
市公安消防局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会同同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召开专家评审会,并应当在专家评审会后5日内将专家评审意见书面通知报送申请材料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同时报公安部消防局备案。
七氟丙烷灭火设备(多瓶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是的 鼎亚七氟丙烷不错
鼎亚牌七氟丙烷还不错,国内前三
8月1日,《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施行,不少单位的消防控制室因值班不符合要求被处罚,那 … Read more
未分类8月1日,《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施行,不少单位的消防控制室因值班不符合要求被处罚,那么,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必须要求是中级吗,之前的初级能不能值班?有什么文件这样规定?
1、法规条文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四)未按照规定落实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或者安排不具备相应条件的人员值班的; 2、什么是具备相应条件的人员? 按照《消防设施操作员》国家标准,在消防控制室值守的人员应持有中级(四级)及以上级别消防设施操作员(监控操作方向)职业资格证书; 3、为什么是中级,之前的初级还能值班吗? (1)国标改了。2019年之前,是老国标,名字叫《建(构)筑物消防员);2019年,新国标,名字叫《消防设施操作员》。 (2)新老国标的初级,要求掌握的技能是不同的。简单地说,老国标的初级,是学习了消防控制室里面相关的设备如何监控、操作的,比如:“1.能识别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2.能使用火灾报警控制器完成自检、消音、复位的操作”。新国标的初级,是没有学习消防控制室里面相关的设备操作的,只学习区域型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操作,而消防控制室里面设置的并不是区域型火灾报警控制器。 (3)综上所述。按新国标考的,只有中级以上消防设施操作员(监控操作方向),才可以在消防控制室值班;按老国标考的,初级是可以在消防控制室值班的。 个人分析,供参考。
背景资料:《消防设施操作员》国标,2019版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五级)要求掌握的技能
1. 设施监控
1.1 设施巡检
1.1.1 能识别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
1.1.2 能判断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工作状态
1.1.3 能判断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主、备电源的工作状态
1.1.4 能完成区域迷糊报警控制器自检
1.1.5 能判断灭火器的有效性
1.1.6 能判断消防自救呼救器的有效性
1.1.7 能通过水位仪等判断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水位
1.1.8 能判断防火卷帘、防火门的工作状态
1.1.9 能判断消防水泵吸水管、出水管和消防供水管道上阀门的工作状态
1.2 报警信息处置
1.2.1 能区分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警、监管、隔离和故障信号。
1.2.2 能查看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报警信息,确定报警部位
1.2.3 能核实报警信息
1.2.4 能处理火警误报、故障报警、监管报警信息
1.2.5 能通过拨打火警电话等方式报告火警信息
2.设施操作
2.1 火灾自动系统操作
2.1.1 能切换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工作状态
2.1.2 能模拟测试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火警、故障报警功能。
2.1.3 能使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进行消音、复位操作
2.1.4 能操作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警报信号
背景资料:《建构筑物消防员》
初级建筑构筑物消防员,五级,要求掌握的技能
二、消防控制室监控
(一)设备状态记录与检查
1.能识别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2.能使用火灾报警控制器完成自检、消音、复位的操作
3.能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主备电源工作状态
4.能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二)处置火灾与故障报警
1.能区分火灾报警信号、故障报警信号
2.能通过报警控制器信号显示,查看报警信息,查明报警部位
3.能在现场确认火警
4.能处理误报火警,并恢复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状态
5.能在火灾确认后,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一、管网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介绍 1、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是用一套或一套以上的储存装置保护一个或 … Read more
七氟丙烷 气体灭火设备1、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是用一套或一套以上的储存装置保护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管网将灭火剂输送到保护区的系统。
2、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需要设置专用的设备间。火灾发生时,在灭火控制器的驱动下,驱动气瓶释放氮气,打开对应的分区选择阀和对应区域的灭火剂瓶组,通过管网将灭火剂喷射到保护区,达到灭火目的。该系统特别适用于总体积在3600m³以下的发电机房、计算机房、配电房、档案室、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等防护对象。对于较大空间的保护可采用多套主管或者分层设置管道的方式,但集流管应分别设置。
管网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采用七氟丙烷(HFC-227ea)作为灭火剂。七氟丙烷灭火剂(HFC-227ea),化学分子式为 CF3CHFCF3,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导电的气体,该灭火剂为洁净药剂,灭火速度快、效率高、主动性强,释放后不含有粒子或油状残余物,不会污染环境和被保护的精密设备;同时,七氟丙烷洁净灭火剂对环境无害,在自然中的存留期短,灭火效率高且无毒、害,适用于有工作人员常驻的保护区。 注意事项: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充装的灭火剂在灭火时会分解产生一定量的氟化氢,高浓度氟化氢气体能对人员造成一定伤害,但实际运用设计中,设计浓度均低于10%,低于有毒反应浓度,所以其对人伤害是很小的。
单元独立系统是由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对应一套管网系统,保护一个防护区所组成的系统形式。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或工程实际情况分为单瓶组和多瓶组独立系统。 组合分配系统是由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对应几套管网系统,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所组成的系统形式。
灭火形式:全淹没
型号:
QMQ4.2/70N-DY |
QMQ4.2/100N-DY |
QMQ4.2/120N-DY |
QMQ4.2/150N-DY |
灭火剂喷放方式:通过管道输送至房间喷头喷放
储瓶容积:70L、100L、120L、150L
灭火剂贮瓶充装压力:(20℃) 4.2MPa/5.6MPa
最大压力:(50℃) 5.3Mpa/8Mpa
灭火剂最大充装密度:≤950kg/m³
灭火剂喷放时间:≤10s
启动瓶充装氮气压力:6.0MPa
启动瓶组容积:4L、6L、8L、10L、40L
操作方式: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机械应急手动控制
启动气源:氮气(6.0MPa)
启动电磁启动器工作电压/电流:DC24V/1.5A
使用环境温度:0~55℃
使用电源:主电 AC220V、50HZ,备电DC24V
选择阀安装高度:≤1700mm
设备间要求:
1、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备应储存在专用的设备间内,设备间应有足够的承重强度。
2、设备间地面应平整,不宜使设备受阳光直接照射。
3、设备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室内温度宜保持在 25℃左右,超过则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以保证系统部件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
安全要求:
1、防护区应有足够宽的疏散通道和出口,保证人员在 30s 内能撤出防护区。
2、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喷放指示的门灯,以及防护区采用了七氟丙烷保护的标志牌。喷放门灯指 示,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手动去除。
3、防护区的门应向外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疏散出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4、地下储瓶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设在下部并应直通室外。
5、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安装管网系统时,应设防静电接地。
6、设有七氟丙烷的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在消防值班室和保护区以及设备间宜配置空气或氧气呼吸器。
7、实行灭火前,人员必须撤离保护区;喷放七氟丙烷后应保持必需的灭火浸渍时间才可给保护区通风换气,开放门窗;保护区未完成通风换气前人员不得进入,必须要进入时应戴防毒面具。
8、由于七氟丙烷在灭火过程中产生的微量氟化氢气体对人体有害,火灾发生时人员应迅速撤离,灭火完毕后,应启动通风设备排除残留气体。
七氟丙烷灭火设备(多瓶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是的 鼎亚七氟丙烷不错
鼎亚牌七氟丙烷还不错,国内前三
七氟丙烷灭火设备(多瓶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